网络上流行一句经典自嘲:把中国人压扁了就是一张元素周期表!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现在中国食品的添加剂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2011年卫生部新公布了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新的国家标准包括了食品添加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314个品种,涉及16大类食品、23个功能类别。新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删除了不再使用的,没有生产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甲醛等品种;明确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得掩盖食品本身或者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不得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等;增加了食品用香料香精和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在我国还是比较突出,尽管危害没有非法添加物大,但由于可能长期在多类食品中使用,因此其健康危害不容忽视,2011年4月央视报道的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充分说明了这点。记者跟踪发现在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馒头是将白面染色制成。制作过程中以甜蜜素代替白糖,加入防腐剂山梨酸钾防止发霉,过期馒头被回收后重新销售。每天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迪亚天天等30多家超市。
滥用添加剂的现象主要有着色剂(诱惑红、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等)超量或超范围使用于渍菜(泡菜等)和葡萄酒。水果冻、蛋白冻类食品的着色剂、防腐剂的超量或超范围使用以及酸度调节剂(已二酸等)的超量使用。腌菜中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的超量和超范围使用。面点和月饼馅的乳化剂的超量使用(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的使用,违规使用着色剂超量或范围使用甜味剂。面条、饺子皮中面粉处理剂的超量使用。糕点面制品和膨化食品中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糕点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配制酒除外的酒类中添加甜蜜素和甜味剂(安赛蜜)、小麦粉中使用滑石粉、臭豆腐等中使用硫酸亚铁、腌肉料和嫩肉粉类产品中添加亚硝酸盐等。
|